2024年江西成考专升本《医学综合》科目备考重点10:感觉器官

点击数:1000 | 发布时间:2025-01-29 | 来源:www.dingxr.com

    2024年江西成考时间定于2024年11月5日和6日,筹备考试报名专升本层次的考生,需参加政治、外语及专业基础课三门必考科目的考试,成人高考帮考试前辅导平台提醒各位考生提前进行复习,科学备考。除此之外,成人高考帮考试前辅导平台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复习,将逐步对各层次、各科目的复习重点进行整理发布,以供考生参考。本次更新内容为《2024年江西成考专升本《医学综合》科目备考重点10:感觉器官》,请考生注意。

    第一节视器

    视器又称眼,由眼球及眼副器两部分组成。

    1、眼球的组成

    眼球坐落于眶内,其后部有视神经与脑相连。眼球略呈球形,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。

    眼球壁由三层膜构成。

    2、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征。

   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由外膜、中膜和内膜三层组成。

    (一)外膜或纤维膜

    外膜或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,具备保护眼球内容物有哪些用途,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。

    1.角膜 占外膜前1/6,透明无血管,屈度较大,弹性好,内含丰富神经末梢,故感觉灵敏。

    2.巩膜 占外膜后5/6,不透明,呈乳白色。其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,是房水回流的通道。巩膜的后极较厚,表面有很多小孔,通行血管、神经。

    (二)中膜(血管膜)

    中膜又称血管膜,在外膜内面,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,呈棕黑色。中膜又分为脉络膜、睫状体和虹膜。

    1.脉络膜 为中膜后部,坐落于巩膜的内面,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,具备营好看球内组织和吸收眼内散射光线的功能。

    2.睫状体坐落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,是中膜最厚的部分。其前部有很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,称睫状突。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睫状肌。此肌缩短与舒张,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。

    3.虹膜坐落于睫状体的前方。虹膜呈圆盘状,中央有一圆孔,称瞳孔。虹膜内含有两种排列方向不一样的平滑肌:一种在瞳孔周围呈环行排列,称瞳孔括约肌,此肌缩短可缩小瞳孔;另一种呈放射状排列,称瞳孔开大肌,此肌缩短可开大瞳孔。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,瞳孔缩小,可以降低进入眼球的光线;在弱光下或看远物时,瞳孔开大,从而增加进入眼球的光线。

    (三)内膜或视网膜

    视网膜可分为两部分:贴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部分无感光用途,称视网膜盲部;贴在脉络膜内面的部分有感光用途,称视网膜视部。在后部,等于眼球后极偏鼻侧,可见一圆盘形隆起,称视神经盘,此处无感光用途,又称盲点。在盲点的颞侧约4毫米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,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,是感光和辨色最敏锐的部位。

    视网膜视部主要由三种神经元构成,由外向内依次为视细胞、双极细胞和节细胞。外面光线进入眼球投射到视网膜上,视细胞同意光的刺激,把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,经双极细胞传到节细胞,再经视神经传人脑,产生视觉。

    3、眼球的折光装置

    眼球的折光装置包含房水、晶状体和玻璃体。它们与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,具备折光用途,称为眼的折光装置。

    (一)房水

    房水为无色透明液体,充满于眼房中。

    (二)晶状体

    坐落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状,不含血管和神经,无色透明而有弹性。晶状体表面包有薄而透明的晶体囊,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予睫状体。

    晶状体的曲度可随睫状肌的舒缩而改变。当看近物时,睫状肌缩短,睫状小带松驰,晶状体因为本身的弹性而变厚,折光能力增强;当看远物时,睫状肌舒张,睫状小带被拉紧,晶状体变薄,折光能力减弱,晶状体的上述调节可使所看物像恰好聚焦到视网膜上。老年人因晶状体弹性减弱,看近物时模糊,看远物时较明确,俗称“老花眼”。因代谢和外伤等缘由,晶状体发生混浊而影响视力,称白内障。

    (三)玻璃体

    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,坐落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除具备屈光用途外,尚有支撑视网膜有哪些用途。若变得浑浊,可影响视力。若支撑减弱,可致使视网膜剥离。

    4、房水循环

    房水山睫状体产生后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,然后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,再注入眼静脉,循环更新。对角膜和晶状体有营养用途。另外,房水还有屈光、保持眼内压有哪些用途。房水循环出现障碍,可引起眼内压增高视力受损,临床称之为青光眼。

    5、眼外肌

    眼球外肌,共7条,除提上睑肌能提上睑外,还有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都是运动眼球的,其用途为:内直肌使眼球转向内侧,外直肌使眼球转向外侧,上直肌使眼球转向上内,下直肌使眼球转向下内,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,下斜肌使眼球转向上外。眼球的正常运动,是各肌协同用途的结果。

    第二节 前庭蜗器

    1、前庭蜗器的组成

    前庭蜗器即位听器,又称耳,包含位觉器和听器,二者在机能上虽不同,但在结构上关系密切。

    耳包含外耳、中耳和内耳三部分。外耳和中耳是集声、收音并传导声波的结构,内耳是同意声波和位觉刺激的感受器。

    2、中耳的组成

    中耳包含鼓室、咽鼓管、乳突窦、乳突小房,为一含气不规则腔道。

    (一)鼓室

    鼓室是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,坐落于鼓膜与内耳之间。内有听小骨、韧带、肌肉等。鼓室内面及其内各结构皆覆有粘膜,此粘膜与咽鼓管、乳突窦、乳突小房结构的粘膜相延续。

    听小骨有3块,彼此连接,连于鼓膜与前庭窗之问,与鼓膜接触的为锤骨,与内耳前庭窗相连的为镫骨.连于两者之间的为砧骨。当声波振动鼓膜时.三个听小骨的连续运动,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。并能增大压强20余倍。与听小骨运动有关的肌肉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。能调节鼓膜的紧张度和调节对内耳的重压。对鼓膜和内耳有保护用途。

    鼓室蹙的上壁为一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邻,因此鼓室的炎症可波及颅内。在内侧壁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,因为管壁非常薄,有时甚至缺如,故在中耳炎或中耳手术时.易损伤面神经。

    (二)、咽鼓管

    咽鼓管,为连通咽与鼓室之间的管道,可分为外侧的骨部和内侧的软骨部。管的外端开口于鼓室前壁;内端开口于咽腔鼻部,借此管保持鼓室与外面充气压力的平衡,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,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短粗,且接近水平位,所以,临床上多见小儿咽部的感染易沿此管侵入鼓室,引起中耳炎。

    3、内耳的组成

    内耳坐落于颞骨岩鄢的骨质内,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,由骨迷失方向和膜迷失方向组成。骨迷失方向是骨性管道,膜迷失方向是套在骨迷失方向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,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,充满内淋巴。膜迷失方向与骨迷失方向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外淋巴。内、外淋巴互不相通。

    骨迷失方向的分部:

    (一)前庭

    在骨迷失方向中部,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,有前庭窗和蜗窗,分别被镫骨和第二鼓膜封闭;前壁有孔通耳蜗,后壁有半规管的5个开口。

    (二)骨半规管

    为前、后、外互成直角排列的半环形骨管,膨大处称骨碰腹。3个半规管有5个口开口于前庭(后壁)。

    温馨提示:专升本《医学综合》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上午9时至11时30分,考试时间为150分钟,满分150分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  • 成考院校

  • 贵州大学继续教育

  • 成考院校

  • 贵州师范大学继续

  • 成考院校

  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

  • 成考院校

  • 贵州商学院继续教

  • 成考院校

  • 四川理工学院继续

  • 成考院校

  • 四川旅游学院继续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竞考网(https://www.wzfgzsz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竞考网微博

  • 竞考网

首页

成考院校

学历提升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