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1年云南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虚词之
代词
可指代人、事、物等,一般充当句中的宾语。比如:
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
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
野语有之曰。
孟尝君怪其疾也,衣冠而见之。
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
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,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。此时原有些代词词语意义消隐,只起提宾的语法用途。比如:
野语有之曰,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,我之谓也。
《诗》曰: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其是之谓乎?
其李将军之谓乎?
惟陈言之务去。
连词
1、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,表示多种修饰关系,一般可译为的。比如:
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代为?
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可以食肉矣。
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、和之宝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剑,乘纤离之马,建翠凤之旗,树灵鼍之鼓。
2、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、谓语前,取消原有些句子独立性,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,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、宾语、状语、定语等。此时依据上下文,一般可译作的、的时候、的样子、的状况下等,也可不译出。比如:
寡人之於国也,尽心焉耳矣!
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。
此其自多也,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?
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
广之将兵,乏绝之处,见水,士卒不尽饮,广不近水。
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,贺兰嫉巡、远之声威、功绩出己上,不愿出师救。
此吾之所为师也。
动词
表示去、往、到去、到达等意思。如:
驱而之薛,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卷。
大军不知广所之,故弗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