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?
答:海洋鱼类:低渗: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,水分向外扩散,盐分进入体内。通过食物、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,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。
淡水鱼类:高渗: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,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,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。通过排泄用途排出多余的水,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。
等渗: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,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。仅排泄失水,通过食物、饮水、代谢水获得水,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。
变渗: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、淡水之间,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点:依赖肾脏调节水,在淡水中排尿量大,在海水中排尿量少,在淡水中大量吞水,以补充水;盐的代谢依赖鳃调节,在海水中排出盐,淡水中摄取盐。
2、水生植物有三类:植物、植物和植物。
3、水生植物的特征是通气组织发达。
4、依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,陆生植物又可分为、和。
5、旱生植物的特征是根系发达。
6、水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,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来保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。
7、溯河洄游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最主要表现是渗透压由低向高调节。
8、在淡水生活的鱼类,其渗透压一般是型。
9、最利于植物成长的土壤质地是。
10、最有益于植物成长的土壤结构是。
11、在强风区域成长的植物,其结构特点一般像。
12、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,起主要用途的一类生物是。
13、组成土壤的各种颗粒组合的百分比,称为;土壤颗粒排列形式、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目称为。
14、在单向风的影响下,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点是。
15、以鱼类为例,论述水生动物怎么样保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。